《永遇乐·落日熔金》- 李清照(宋代)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忆秦娥》- 朱淑真(宋代)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元夜即席- 韩偓(唐代)
元宵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桂兔韬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烟空但仰如膏润,绮席都忘滴砌声。更待今宵开霁后,九衢车马未妨行。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宋代)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姜夔(宋代)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唐代)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李商隐(唐代)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马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炀帝(隋)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灯》- 张祜(唐代)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宋代)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些诗句描绘了元宵节灯会的热闹景象和节日的喜庆氛围,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元宵节的喜爱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