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来源可以追溯到 史前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传说中,颛顼将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定为“元旦”或“元正”,这一传说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此外,不同朝代对元旦的具体日期说法不一,如殷商把每年十二月初一确立为元旦,周代以每年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朝建立后将每年十月初一定为元旦。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的《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在《晋书》中也有记载:“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布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在就职誓词中,孙中山以“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为结尾,这标志着中国“元旦”的来历。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综上所述,元旦的起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古代对农历新年的庆祝逐渐演变成为现代对公历新年的纪念。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