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重教的典故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典故:
孔子拜师求学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十分尊重师长。据传,孔子年幼时就立志学习,曾拜许多名师为师,如老聃、老子、孟子等。他的拜师求学之行被视为尊师重教的典范。
曾子立木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一位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据说,曾子在路上看到一棵倒伏的树,便立起来,并向树道谢。他解释说:“树是父母种植的,我立起来是对父母恩德的感恩,也是师长教诲的体现。”
朱熹敬师孝友
朱熹是宋代著名的儒学家,他非常尊敬师长、孝顺父母。据说,他在拜师学习时,每天都要给师长洗脚,以表达对师长的敬意。他也非常孝顺父母,曾经为了孝敬父母而放弃官职。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杨时为了向程颐请教问题,在大雪天站在门外等待,直到程颐醒来。这个故事传颂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求学若渴的精神。
子贡尊师
子贡是孔子的重要弟子之一,非常尊敬孔子。一次,鲁国大夫在人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非常气愤,他当即以房子打比方,说老师的围墙高十数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是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他还把老师比作太阳和月亮,说孔子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住下,守墓6年。
岳飞祭师
宋代的民族英雄岳飞因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无钱上学。周侗老师十分喜欢这个勤学的孩子,免费收岳飞为学生。周侗老师去世后,岳飞把他当父亲一样安葬。每到初一、十五,岳飞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会祭拜周老师。
这些典故都体现了古代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至今仍对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