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孔子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孔子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孔子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孔子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孔子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孔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孔子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孔子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孔子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孔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孔子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孔子
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明史》卷一三九《钱唐传》
伐本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国语·晋语一》
多难可以兴邦。——孙中山
自古控御全在仁,何必穷兵兼黩武。——王禹偁《战城南》
任何国家都没有资格对别国进行裁决。——(美)威尔逊
处君位而令不行,则危。——《商君书》
政治良否,视人与法。——孙中山
政治是运用国家的;国家是实行政治的。——孙中山
政治里面有两个潮流,一个是自由底潮流,一个是秩序底潮流。——孙中山
这些格言涵盖了政治伦理、治理原则、国家与民众的关系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古今中外政治智慧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