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是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创始人,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不仅文学造诣深厚,而且还是一位直言敢谏的政治家,鲜明地反对佞佛崇道,维护儒家思想,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或“昌黎先生”。他25岁中进士,但仕途并不顺利,因支持永贞革新、反对宦官专权而两次遭贬。韩愈在文学上主张复古,反对骈文,提倡散文,认为散文应该继承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称之为“古文”。他的这一主张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形成了著名的古文运动。
韩愈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政治和学术思想活动也在当时和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仗义执言,敢于批评皇帝,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韩愈的诗歌创作与他的散文创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表现出明显的散文化倾向,这与他提倡儒学复古、反对骈文是一脉相承的。
韩愈的一生留下许多经典文章,很多名句千古流传,对后世的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美誉。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