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信的道理论据包括以下几点:
商鞅立木为信:
商鞅为了推进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就赏黄金10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敢尝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并获得50两黄金的赏赐。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季布一诺千金:
季布是秦朝末期的一位将领,他说话一直以来都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信誉非常高,有许多人愿意与他交朋友。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也正是“一诺千金”的由来。这也在告诉我们说话一定要信守诺言,这样你的朋友也会变多,真是一言重千斤。
曾子杀猪:
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在家长教育孩子时一定要以身作则,这样才能起到最大的效果。
尾生抱柱:
古代有一名青年名叫尾生,与一女子相爱,情深意切。一日,两人相约在某桥下相会。后来,恰遇泛潮,江水上涨,那女子还没有到来。尾生却始终坚守诺言,死守在桥下,抱着桥柱不放,最后被江水淹没而死。后人常以“尾生抱柱”或“柱下期信”作为守信的代词。
晏殊诚实:
晏殊参加考试,发现考题是自己做过的,他如实向皇帝报告。皇帝欣赏他的诚实,赐他同进士出身。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诚实让晏殊获得了更高的声誉,也展现了他高尚的品德。
海尔砸毁不合格冰箱:
海尔为了质量和诚信,砸毁了不合格冰箱,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信任。
三鹿集团因三聚氰胺事件破产:
三鹿集团因不守信用,最终破产,自毁声誉。
这些道理论据表明,诚信是立人之本、交友之基、经商之魂,是个人和社会的重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