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从物理学的角度对生命的本质和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他提出了生命是一种物理现象,遵循自然法则,尤其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然而,生命体似乎能够逆流而上,在一个趋向无序的宇宙中维持和增加秩序。这种秩序的维持,薛定谔认为,是通过负熵,即从环境中吸收秩序来实现的。
薛定谔的生命观强调了生命的创造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他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学习和适应,每个生命体都是一个信息库,携带着过去和未来的钥匙。这种观点让我反思,生命不仅仅是生存和繁衍,更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从热力学角度来看,薛定谔认为生命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依靠从外界吸收低熵的物质(如食物),将其转化为高熵状态(如二氧化碳和水)排除系统外,从而维持自身的熵越来越低。简单地说,就是生命是负熵。
薛定谔的生命观对现代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并启发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他的思想不仅限于物理学,还涉及哲学、宗教等领域,认为生命的复杂性是由简单的物理学和化学规律所创造的,而人类的智慧是能够揭示这些规律的。
综上所述,薛定谔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通过负熵来维持和增加秩序,以及通过创造和传递信息来实现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这种观点不仅揭示了生命的物理本质,也为我们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提供了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