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监三首》- 贯休
器琢仙珪美有馀,席珍国宝比难如。
衔花乳燕看调瑟,衣锦佳人侍读书。
荀氏门风龙变化,谢家庭树玉扶疏。
即期寰海隆平日,归佐吾皇侍玉除。
《龙潭》- 应物
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
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
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
《送僧归日本》- 韩翃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青玉案》- 辛弃疾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龙移》- 韩愈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
《题龙门寺》- 陆海
窗灯林霭里,闻磬水声中。
更与龙华会,炉烟满夕风。
《塔前古桧》- 苏轼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九歌·大司命》- 先秦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离骚》- 先秦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再和云龙歌留陆务观西湖小集且督战云》- 杨万里
我愿身为云,东野化为龙。
《鹧鸪天》- 佚名
喜气乘龙步步春。梅花影里送君行。
《留题惠山寺》- 明本
何如跨龙飞上天,并与挈过昆仑巅。
《出嘉陵江》- 杨慎
冥冥下无极,疑是神龙家。
《贺新郎·和徐斯远下第谢诸公载酒相访韵》- 辛弃疾
我觉君非池中物,咫尺蛟龙云雨。
《龙阳县歌》- 刘禹锡
县门白日无尘土,百姓县前挽鱼罟。
《易州登龙兴寺楼望郡北高峰》- 贾岛
郡北最高峰,巉岩绝云路。
这些诗句中,龙的形象被赋予了多种象征意义,如权力、吉祥、神秘等,体现了龙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