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度严格性:
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具有高度的严格性,要求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守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强烈自觉性:
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具有强烈的自觉性,要求教师能够自我约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影响学生和社会。
独特示范性: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具有独特的示范性,教师的言谈举止、品德修养、道德情操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深远影响:
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具有潜在的深远性,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通过自身的行为和态度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鲜明时代性:
教师职业道德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要求教师能够适应时代变化,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
教师职业道德有助于促进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推动教师职业的持续发展。
促进师生生命成长和人格完整:
教师职业道德强调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有助于促进师生的生命成长和人格完整,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创新精神。
促进社会文明传承和发展:
教师职业道德通过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和参与社会活动,促进社会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成为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明灯和风向标。
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社会等关系:
教师职业道德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社会等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有助于维护教育秩序和社会和谐。
引导教师自我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自身修养具有引导作用,帮助教师明确方向、矫正行为、保证修养目标的实现。
综上所述,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品德的总和,具有高度严格性、强烈自觉性、独特示范性、深远影响、鲜明时代性等特点,并在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师生生命成长、社会文明传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