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贬后一蹶不振的诗人有柳宗元和杜甫。
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他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为永州司马,这个职位在唐朝是一个较为低级的官职,主要负责一些杂务,无法自由表达政见和想法。柳宗元在被贬期间,心情郁闷,最终英年早逝,年仅40多岁。
杜甫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为“李杜”。他一生坎坷,虽然胸怀大志,但仕途不顺,多次被贬。安史之乱期间,杜甫被俘,后因作用不大而未被囚禁,最终逃脱并投奔唐肃宗,获得“左拾遗”的官职。然而,他再次被贬,从此一蹶不振。为了生计,杜甫曾寄宿在朋友严武的家中,并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忧虑。
这两位诗人在被贬之后,都经历了人生的低谷,但他们的诗歌创作却也因此更加深刻,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