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文学在20世纪30年代起源于法国,并在二战后达到高峰。它以文学形式传播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核心理念包括“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以及“人生是痛苦的和自由选择”。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存在主义作家及其作品:
让-保罗·萨特 (Jean-Paul Sartre)
小说: 《恶心》(La Nausée, 1938)
哲理剧: 《禁闭》(No Exit, 1944)
哲学著作: 《存在与虚无》(Being and Nothingness, 1943),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Existentialism Is a Humanism, 1944)
阿尔贝·加缪 (Albert Camus)
小说: 《局外人》(L'Étranger, 1942), 《鼠疫》(La Peste, 1947)
剧本: 《卡利古拉》(Caligula, 1945), 《误会》(Misunderstanding, 1944)
散文集: 《西叙福斯的神话》(The Myth of Sisyphus, 1942)
西蒙娜·德·波伏瓦 (Simone de Beauvoir)
小说: 《女客》(The Second Sex, 1943)
哲学著作: 《第二性》(The Second Sex, 1949)
雷蒙·盖兰 (Raymond Queneau)
小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Thus Spoke Zarathustra, 1949)
莫里斯·梅洛-蓬蒂 (Maurice Merleau-Ponty)
哲学著作: 《存在与虚无》(Being and Nothingness, 1943)
诺曼·梅勒 (Norman Mailer)
小说: 《一场美国梦》(An American Dream, 1965)
索尔·贝娄 (Saul Bellow)
小说: 《赛姆勒先生的行星》(Mr. Sammler's Planet, 1970)
这些作家通过他们的作品,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自由意志、个人责任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等核心存在主义主题。他们的文学贡献不仅丰富了存在主义哲学,也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文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