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学习,也称为观察学习,是指个体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来学习新的行为模式。这种学习方式不需要个体直接进行行为反应,也不需要亲身体验强化。相反,学习者观察榜样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并观察他们如何受到强化,从而习得新的行为。
替代学习的特点包括:
注意过程:
学习者集中注意力观察榜样的行为,并选择性地获取信息。
保持过程:
学习者将观察到的行为信息存储在记忆中,并在适当的情境下回忆和应用这些信息。
动机过程:
学习者受到观察到的行为结果的激励,产生模仿行为的动机。
再现过程:
学习者在新的情境中表现出观察到的行为,将所学应用到实际行为中。
替代学习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例如儿童通过观察父母或老师的行为学会礼貌,员工通过观察同事的创新方法学会新的工作技巧等。著名的“波波玩偶实验”也证明了观察学习的存在,实验中儿童看到成人榜样攻击波波玩偶的行为受到奖励或惩罚,之后他们在相似情境中也表现出相应的攻击或非攻击行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不仅依赖于外部强化,还包括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替代强化指观察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奖惩强化时,对自己的行为也有一个间接的强化作用。自我强化是指在行动的过程中,人们根据自己设立的一些内在的行为标准,以自我奖惩的方式,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
总的来说,替代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机制,它允许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来习得新的行为模式,从而减少试错成本,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