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俗称鬼节,是农历七月十五日,其来历与佛教和道教的传统有关。以下是几种关于中元节来历的主要传说:
目莲救母
佛教传说目莲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他的母亲死后堕入饿鬼道,受尽饥饿之苦。目莲用神通变出食物给母亲,但母亲因贪念食物化成火炭。目莲向佛陀求救,佛陀告诉他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于是,目莲在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供养僧众,以救母亲。这个传说成为中元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地官放鬼
道教认为七月半是地官诞辰,地官会放出全部鬼魂,让已故的祖先回家团圆。因此,人们在这一天会进行祭祀活动,焚烧包袱、灵屋、元宝等,以祭奠故去的亲人。这个传说解释了中元节为何被称为鬼节,并且人们会在这一天进行各种祭祀活动。
阎罗王放鬼
另一个关于中元节的传说是阎罗王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半时,这些鬼魂又要返回阴间。因此,人们在这一天会进行祭祀活动,以超度这些孤魂野鬼。
孟兰盆会
孟兰盆节是佛教中的一个节日,意为“倒悬”,指的是目连的母亲死后受饿鬼之苦,不能吃东西。后来,目连通过供养十方神佛,最终救出了母亲。这个节日与中元节的日期相同,因此逐渐合二为一,成为中元节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中元节的来历主要与佛教的目莲救母、盂兰盆会以及道教的地官放鬼等传说有关。这些传说不仅丰富了中元节的文化内涵,也使得这一节日在民间具有深厚的情感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