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颜回的麻将
孔子和颜回、曾参、冉子三人打麻将,颜回等人觉得孔子在鲁国做过官,手里有钱,于是三人抽老签一起骗孔子的钱。孔子最后输得血本无归,连裤腰带都押上了。麻将散场后,路边的人问他:“输赢如何?”孔子说:“三人赢必有我输也。”山东话中“行”和“赢”同音,“师”和“输”同音,于是传来传去就传成了“三人行必有我师也”这个成语。
守猪待兔
宋国有个人养了一窝猪,到了冬天猪怕冷,就在猪圈里放了很多草让猪御寒。有一只兔子半夜跑到猪圈里偷吃猪圈里的草,不料因为天黑看不见,一不小心掉到了猪圈旁边的猪粪池里淹死了。第二天,那个宋国人看到了死兔子很高兴,于是就天天的守在猪圈旁边希望哪天再有兔子偷吃猪圈里的草淹死在猪粪池里。这就是守猪待兔的由来,猪和株是通假字,所以史书上又称守猪待兔为守株待兔。
纨袴子弟写错别字
从前有个纨袴子弟,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有一天他妻子说想吃枇杷,他从桌子上随手拿出一张纸,挥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写完后便招呼仆人去买枇杷。他妻子接过纸来一看,噗哧一声笑了。原来上面写的是“买琵琶五斤”。五个字写错了两个,将“枇杷”误写成“琵琶”。他妻子看过后,在后面题了一首打油诗:“枇杷并非此琵琶,只怪当年识字差。”。
捐官的误会
一天,一位捐官回答上司的问题时,把“百姓如何”说成“白杏只有两棵,红杏倒是不少”,把“黎庶”说成“梨树甚多,结果甚少”。捐官虽然无知,但这同音字确实混淆了捐官的视听。
偷瓜发款
一个农民怕自己种的西瓜被别人偷去,于是在田头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了一行字:“偷瓜发款十元”。有一天,一个过路人看了牌子后,下地摘了两个大西瓜,抱着就走。农民指着那人说:“站住,你偷了瓜就想走,回去看看田头的牌子吧!”过路人说:“我看过了,上面写着:偷瓜,发款十元!我还没有找你要钱哩!”让人白摘了两个大西瓜,还得向人家“发款十元”。
这些笑话通过同音字的巧妙运用,制造了许多幽默效果,让人在笑声中得到放松和愉悦。希望这些笑话能给你带来一些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