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除鞑虏”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和含义的口号, 指的是赶走北方少数民族,如满族。在历史上,汉人曾使用这个词语来蔑称北方的少数民族,如蒙古族和满族等。
孙中山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了“驱除鞑虏”的口号,作为民族主义的基本内容之一,旨在以武力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这个口号在中国同盟会成立后被确定为纲领之一,并在1905年10月由孙中山改为“民族主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驱除鞑虏”口号最初是针对满族,但在实际应用中,它也被用来泛指推翻任何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这个口号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反映了当时汉族人对其他民族的排斥和敌视,以及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诉求。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