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运动,即国际劳动节,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旨在纪念工人的劳动成果和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在中国,五一运动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意义。以下是一些名人对五一运动的评价:
李大钊
李大钊在1920年5月1日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他还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
陈独秀
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劳苦者的觉悟》的演说,强调了“劳动创造世界”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
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先生在1920年5月1日题词“天下为公”,并在《新青年》杂志的“劳动节纪念号”上题词,表达了对劳工神圣的敬意。
蔡元培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劳动节纪念号”的扉页上题词“劳工神圣”,表达了对劳工的尊重和敬意。
这些名人的评价不仅体现了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和对劳动价值的认可,也反映了他们对五一劳动节的重视和对工人运动的支持。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