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腹角雉和红腹锦鸡是两种不同的鸟类,它们有以下区别:
分类
红腹角雉(学名: Tragopan temminckii)属于鸡形目雉科。
红腹锦鸡(学名: Chrysolophus pictus)也属于鸡形目雉科。
外观
红腹角雉的雄鸟体羽及两翅主要为深栗红色,满布具黑缘的灰色眼状斑,下体灰斑大而色浅。雌鸟上体灰褐色,下体淡黄色,杂以黑、棕、白斑。雄性较雌性更为美丽。
红腹锦鸡的雄鸟羽色华丽,头具金黄色丝状羽冠,上体除上背浓绿色外,其余为金黄色,后颈被有橙棕色而缀有黑边的扇状羽,形成披肩状。下体深红色,尾羽黑褐色,满缀以桂黄色斑点。雌鸟头顶和后颈黑褐色,其余体羽棕黄色,满缀以黑褐色虫蠢状斑和横斑。
分布
红腹角雉喜欢居住在有长流水的沟谷、山涧及较潮湿的悬崖下的原始森林中,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包括中国南部及印度等地。
红腹锦鸡为中国特有鸟种,分布的核心区域在中国甘肃和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
保护状况
红腹角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并被列入世界濒危鸟类名录N级。
红腹锦鸡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其他信息
红腹角雉因其鸣声似小孩啼哭,人们也称其为“娃娃鸡”。又因雄鸟颈项下还生有一块图案奇特的肉裙,中间在黑色的衬底上散布着许多斑点,似草书的“寿”字,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寿鸡”。同时,雄鸟羽冠两侧长着一对钴蓝色的肉质角,因此也被称为“蓝冠鸡”。
总结:
红腹角雉和红腹锦鸡虽然都属于鸡形目雉科,但它们在外观、分布和保护状况上都有明显的区别。红腹角雉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具有独特的肉质角和肉裙,而红腹锦鸡则是中国特有的鸟类,以其华丽的羽色和独特的分布区域而著名。两者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